天津塔吊租赁新闻
《荣成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中提出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首要任务是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荣成市按照“扩大城市、提升城镇、缩减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区域功能定位,打造“一城、两带、三片区”发展框架,形成人口产业集聚、设施配套完善、镇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协调的城乡空间布局。目前,围绕这一规划目标,荣成市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全力推进。本报从今天起,对荣成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进行系列采访报道。
5月的荣成,南至石岛北到成山,千里海疆,一派繁忙。在沿海农村,上百个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上,人来车往,塔吊林立,处处涌动紧张而有序的景象:覆盖全市7个镇的天然气管网动工,5个沿海镇的供暖工程破土,供水工程拉开帷幕,惠及4个镇(办事处)的6处垃圾中转站工程加紧建设,贯通三纵五横一环的公路网络正在形成……
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步伐,荣成市今年将建设资金从城市向城镇和农村转移,计划将数十亿元重点资金全部投入到城镇乃至农村的水、暖、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农村优势资源向城市供给,城乡设施有机衔接。
天然气:南北两线齐头并进
在成山镇的天鹅湖小区,此前,因为供气、供暖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尤其是没有暖气,一到冬天,整个居住区冷冷清清。去年,天鹅湖小区通上暖气后,人气明显提升。得知今年这里还将通上天然气,近期房子销售情况也有了明显好转。
“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最关键,如果没有各种管线做配套,没有路网与城市相接,城镇和农村永远也改变不了落后现状,城乡一体化就是空谈。”在对待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荣成各方认识统一。
打造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大幕在荣成全面拉开后,水、暖、气、路以及乡镇垃圾中转站等急需建设的项目都被纳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按照统一规划,年内天然气管网将贯通成山等7个镇,其中5个镇年底前将用上天然气。荣成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早日让镇村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天然气,加快天然气管道向乡镇的延伸成为今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为加快进程,镇域天然气管道建设南北两线同时施工,总投资6700万元。
南北两线贯通天然气管网,将荣成纳入横跨威海东西的输气系统主动脉,不仅将从根本上解决沿线镇区的天然气能源短缺问题,而且对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集中供暖:三扩两建今冬输热
供暖,曾一度被认为是城市人的专利。随着荣成城镇集中供暖工程的启动,冬天城里暖、农村冷的格局将逐步成为历史。作为现代化城镇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荣成的城镇化集中供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5个沿海镇此前已有虎山、成山、港西三个镇实现局部集中供暖,但存在覆盖面窄、供暖不规范等问题,今年荣成将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暖范围。虎山镇计划下半年通过增上泵站,确保实现镇驻地供暖全覆盖。成山镇今年规划实施二期工程,建成后可辐射镇驻地及天鹅湖周边1万户居民。港西镇今年再投资160万元,镇区集中供暖能力将达16万平方米。
总投资1亿元的俚岛、人和镇驻地集中供热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工程近日启动。5月9日上午,记者在俚岛镇供热厂施工现场看到,两座塔吊已经矗立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平整土地,数辆工程车来往输送建筑材料。据荣成市热力燃气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俚岛镇与人和镇的集中供热规划已于3月底通过专家组评审,并根据专家组提出的规划范围和现状热负荷等问题进行了及时修改。俚岛镇供热厂的总体设计容量为135万平方米,供热范围南北跨度达12公里。
供水管网:完善管网及水源地设施
强化水源地治理,供水管网向乡镇延伸,加强供水工程提档升级……荣成的供水结构调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5月8日,记者在港西镇管道施工现场看到,主管线的铺设正在进一步向该镇北部村庄推进。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他们目前每天为镇区供水3000立方米,除了供应镇驻地众多企业和生活小区外,还将供应大岚头村、周家村等多个村庄的居民用水。
在“三通”工程中,5个沿海镇的驻地集中供水工程普遍起步早,设施相对完备。今年各镇将重点加快供水管网及水源地设施的配套完善,并将供水管网向镇驻地企业及周边农村延伸。
在南部乡镇,虎山、人和两镇正在加强镇区供水质量。虎山镇今年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对已有的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新上过滤设备5台(套),使居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成山镇为提升水源质量,加大水源地污染治理,今年将再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处日处理污水3000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后,全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5%。
垃圾处理:新建6处镇级中转站
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求农村与城市的外貌都要干净整洁,建设镇级垃圾中转站正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从去年开始,荣成市就建成了10处镇级垃圾中转站,从使用效果看,极大地改善了镇村环境。
为扩大这一战果,今年,荣成继续加快“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进程,共规划实施6处镇级垃圾中转站。目前,这 6处中转站工程均于今年3月中旬开工,总投资700多万元。按照计划将于6月底完成土建工程,8月正式投入使用,垃圾转运站日处理垃圾量为80吨。6处垃圾中转站建成后,荣成市的垃圾中转站总数将达到16处,所在的80%以上镇区、5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实现一体化集中处理。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建设,目前,大疃镇垃圾中转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上庄、黄山垃圾转运站主体工程已相继封顶;人和、虎山、靖海3处垃圾转运站工程正在抓紧施工。
为规范中转站运行,今年荣成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和环境综合管护的实施意见》,对各镇(街道)的环境卫生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进行了详细规范。
路网: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公路是纽带。
今年,荣成市进一步提升了路网密度和等级,拓展对内对外通道、拉开产业发展框架。其中既包括宁津至长会口这样的滨海景观路,也包括荣乌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
荣乌高速荣文段工程已被省交通运输厅列入今年全省开工建设的9条高速项目之一。这也是荣成公路建设史上等级最高、投资最大、影响最深的交通主干工程。今年将完成投资3亿元,荣成市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就此改写。
作为连接市区与石岛能源石化新区的重要主干道,石岛管理区滨海生态路工程也于去年底破土动工,目前正在挖填土石方、平整路基。滨海生态路总投资8000万元,竣工通车后,将与石岛南环海路、宁镆路、朝阳路等7条滨海沿线公路连为一体,全面融入荣成及威海滨海生态路体系。另外,投资3800万元的成俚线改造工程也将进一步提升境内公路通达水平。
市、镇、村路网建设也是重要一环,荣成今年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框架,最终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连接各镇街的半小时交通圈。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形成“镇镇通公交、村村通公交”。到2012年,全市公路密度将突破每百平方公里150公里。
|